两化融合和中国制造2025推动着工控网络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互联,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。我们基于“分区分域、边界防护、监测预警、终端管控、安全接入、统一认证、数据防泄漏”的方针对工控网络安全进行全面防护,形成事前预测、事中告警、事后溯源的全生命周期工控安全防护体系。
5G技术的应用将会推动物联网、车联网等应用的快速发展,但也会引入新的安全隐患。我们从电信业务而不仅是普通的IT角度进行电信系统的安全评估,覆盖2/3/4/5G电信网络,从端-网-应用不同层次为电信网络保驾护航。
针对海量异构的物联终端设备,基于国密加密技术,提供统一的企业边界网络安全防护功能,实现物联网设备接入的身份认证、数据加密、访问控制及实时预警,满足大型企业各类物联终端互联互通的安全防护需求。
摒弃传统“网络边界防护”、“防外不防内”安全模式,从零开始构筑企业基于身份的信任体系。在授权前对任何试图接入企业系统的人/事/物进行验证,实现“防内又防外”;通过对人、设备、服务进行身份生命周期管理,实现身份的治理和闭环;采用符合最小权限原则进行细粒度授权,基于尽量多的属性进行信任和风险度量,实现动态、自适应访问控制。零信任建立企业全新的安全边界,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新型安全需求。
工业物联网安全接入
解决方案
随着物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,物联网呈现出与传统互联网不同的特性。首先,终端连接数量非常巨大,且终端形态多样,有各类摄像头、传感器等;在通信层面,终端的接入方式多样化,包括 2/3/4G、WiFi、蓝牙、Zigbee、LoRa、NB-IoT 、5G等多种无线接入技术;此外,物联网的业务种类繁多,根据具体业务的不同,短信、数据、语音等不同功能进行组合以满足物联网业务需求。新特性带来新挑战,物联网面临更为复杂的安全风险与挑战。
方案针对电力、能源、工业、轨道交通等行业各类智能或资源受限物联网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、无线网络、北斗卫星网络等公共网络接入工业企业内网的场景,通过在内网边界部署工业物联网安全接入系统,为各类物联网业务提供远程安全接入防护。基于国产密码加密认证、基于业务特征的安全通信、基于硬件隔离的数据交换及访问控制、基于设备画像的终端异常行为感知等核心技术,实现终端接入认证、数据传输加密,以及网络边界隔离、业务访问控制、业务异常监测、终端设备统一管理、态势安全感知等功能,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在感知范围不断拓展延伸、智能物联设备大量汇聚接入发展趋势下的终端安全接入和管控风险,有效解决物联网终端非法接入、数据泄露/恶意篡改、业务非授权访问等安全问题,加强和提升企业网络边界安全防护能力。